开店前简单易行的自我商圈评估法
基于此,特整合出多年来的餐饮实务经验,提列一些简单易行的自我商圈评估方法,应该可以让“初入行”者降低因为“浅知”而徒增开店的风险。
一、评估要素:
是否有大型聚客的标地物?量贩店、百货公司、电影院、著名连锁店、医院、公园、车站等都谓之。
是否有特殊集市效应?婚纱(礼饼)、家具、补习班、电子产品、小吃、理容业、运动用品、夜间。
是否有办公型大楼集中区?台北东帝士、远企,台中广三都是典型。
是否是学校型集中区:如台中市“中友商圈”内的光华商职、新民商工、太平国小、建行国小、双十国中、育仁小学、中一中、台中商技。
是否有住宅型集中:进一步察看是国宅、高级住宅、小套房.,借此可判断消费力与消费习惯;住屋率的评估在此亦数重量级的观察题。
是否有诸多公车站牌?
是否属于观光型(旅游景点)区域:如台中的民俗公园、东山乐园、雅哥花园高雄的万寿公园、旗津港、台北的故宫、中正纪念堂。
二、重点注意
区域内有无生意最好及最差的店?由此项的店家比例中可了解该商圈有无可投资的高条件,并且一并瞧瞧这些店家的格局外观、服务方式、员工服装等,以兹己学习。
有无特色的商品,或欠缺何种商品?同样是饮料、面、饭、粥、冰品、肉丸、烤肉、章鱼烧、,哪一家口味最特殊(好吃)?有没有在消费市场里少见的商品?哪一样“民食”尚未切进?
平均消费单价?平均营业时间?该区行销活动执行情况?是否经常举办促销,常打价格战,此项状况会影响后续的经营压力是大抑小。
当区有无可运用的资源?店铺经营者若擅打借力使力战,成功机率相对上扬;连锁书局、美容美发、资讯广场、甚至是诊所、医院都是你办行销活动可策略应用的资源,如果经营者的“手段”更高,连同业的关系都能拉拢,那就连店内的共通性食材成本都可部份节省呢!
车潮?人潮?的迷思;车潮多,人潮涌不一定会带来钱潮,倘若“他们”皆属于“大禹治水过门不入”的形态,你的店如何续撑下去?
三、物件本身
评估物件的可见度,当安装上招牌、灯光后,是否清晰可见你的店址所在?新旧型物件【房龄】与物件前身的经营形态?此项牵涉后续的装潢费用支出多寡的问题。
租押金、坪数、签约期、续约条件、水电瓦斯等情况,例如上述费用从何时起算,天然气或桶装瓦斯的线路〈可否安装、费用由房东支付..〉、施工期(可否免收租金)、有无骑楼、门面宽、前方路宽、停车便利性(有无可合作停车场)。
预估投资金额、月(日)营业额【假日与平日】、月毛利、回收期,抓出可能投资额与本身预算之间的出入点?可能创造的营收与后续的固定开销额度〈如人事、房租、水电〉间的利润估算这样才能将开店后会做“白工”的可能机率降至最低。
只要抓住上述窍门,要做好开店前商圈评估这项功课,必可谓EASY上手,成为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