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评论
店名大全

店名是商业竞争中的一张重要的牌

admin
2014/08/21 18:10:22
  •   烟台商场的数量是呈几何增长的:1990年华联商厦开业时,市区仅有大楼、振华等三大家,营业面积合计仅有2.5万平方米。但随后,巨大的商业利润和规模诱惑,商业企业如雨后春笋临街而立,大楼扩建、振华二期改造,泰丰、供销乘势而起,以及多如牛毛的门头房、小超市,商业规模急剧膨胀。仅三大商企的营业面积即在10万平方米以上。

      另外,三站批发市场20万平方米营业面积,中心广场1.4万平方米,还有南大街购物城,市区人均拥有一平方米营业面积。从九十年代初的2.5万增长至60余万平方米,不的10年增长20余倍。这一方面说明烟台商业创造了一个奇迹,另一方面说明烟台商业是一种无序的、盲目的增长。过于重复,过于集中,无独特优势,无突出特色。

      早在几年前,华联总经理孙德志就认为,烟台商企无名牌,肆意降价并不能树立品牌形象,一个大型商企价位降至小摊地价水平是不适当的。有需求就会有市场,对产品是如此,对品牌也同样如此。

      也在几年前,当友谊商店的老总千方百计意欲从别家手里争回友谊宾馆的牌子时,许多人并不以为然;当到了1997年年中之时,商家不仅在想法保护自己的牌子,而且把自己的牌子作为无形资产,在市场经营中运作。可以说,店名成了商业竞争中的一张重要的“牌”。

      最有切肤体会的也许是振华商厦了。如果说烟台商界形成了大楼、华联、振华三足鼎立局面的话,“振华”的名气最没有优势。全国各大中城市无一没有百货大楼,而且都是计划经济下形成的“老大”地位。所以,大楼无需张扬,便有了这张宝贵的“牌”。

      改革开放后,全国各开放城市都成立了华联商厦,“华联”成为改革开放后的一支最具实力的商界新军,“华联”这张牌子足以和大楼相抗衡。相比,“振华”却不仅没有那些先天优势,反倒因为是区属企业,有低人一等的感觉。正因为如此,“振华”把牌子看得很重。十年前,他们便想方设法,加入到全国10大百货商店贸易联合会中,并在以后的竞争中,特别注意提高自己无形资产的“身价”。

      品牌就是效益,“华联”以自己的牌子在蓬莱的一个乡镇建起华联商厦,成为当地颇有轰动性的新闻。由于这块牌子的效应,吸引了大量的农民消费者,该商厦的经营一直在当地遥遥领先。

      近几年,他们又用这块牌子,建起了华联渡假村、华联装饰公司等,因了这块牌子,其效益都在同类企业之上。与此同时,“振华”在向其它领域开拓的时候,也是打的这张“牌”:振华大酒店、振华干洗店、振华美容店等,都因为“振华”的信誉,而产生了很高的效益。

      商场品牌意识觉醒,是价格战的延伸,不过,不是向下而是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