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字号理发店名号的变迁
四四方方一座城,可能当年建城伊始都是这个样子。据康熙年间编纂的县志记载:“这座小城,明景泰二年筑,{公元一四五一年筑}隆庆三年砖修{一五六九年}垛口砖砌,墙灰沙砌成,周围二里四十二步,高两丈九尺,厚六尺五寸,东西街长一里五十一步,共三堡,东二堡相连,西另为一堡。中有老龙潭,水出其间,堡人建石桥一洞,中堡有关庙。”
就是这么一座小城,五百多年的斗转星移,恍惚间变了摸样。一条街道长的都望不到头,高楼林立,霓虹闪烁,俨然一座不大不小的城市。现在找寻小城的遗迹,真的还有一个城门洞在沧桑中耸立着。保存的还不错,一个叫火巷口的小巷穿越其间,窄窄幽幽的街道,闹中取静的民居,倒是添了几分古色古香。
这个小城历来不缺少商贾店铺,老县城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的时候,修水库被淹了,从此这个小城就成了县府的所在地。
解放初期的时候,这里的商业还算繁华,一般的日用百货都能买得到。况且这里是东临京津,西连内蒙的交通要道,商潮流动,商贾穿流,街上的店铺更是鳞次栉比。
老周,子承父业在这条街上开了一间剃头房,门脸不大,放得下三四张椅子,理发店名字也不够响亮,就叫周记理发店。
他耍的一手儿好手艺,理发、剃头、刮脸、按摩推拿,样样精通,推子、刀子、剪子、篦子、抄子,工具样样齐全,就连当时女人的火烫卷花,都略知一二。在当时,能有一间临街店铺,不受风耗雨洒,日见现钱,小日子过得绝对够滋润。
这条街道上,除了理发的,还有酒馆、饭铺、旅店、澡堂、照相、杂货铺、米面铺、笼箩铺、度量衡、{卖称的}熟皮子铺、百货日杂店,琳琅满目。要是逢个赶集上店的节气,满街筒子都是人,熙熙攘攘,拥来挤去。这时候,老周的买卖格外的好,刀子刷刷,剪子咔咔,黑的、白的、花白的头发,半天的功夫就积起一地。
五十年代中期,开始公私合营了。凡是与服务业有关的,都聚拢起来,成立了一个机构----饮食服务处。房子归了处里,工具随人走,每个人给了一张入股的发票,这就成了公家人了。理发的店铺也收编了不少,为了区别差异,什么东堡理发馆,顺城街理发馆,还有理发社。
散落的理发“铺,”被串在一起,升格为理发“馆”了。
日子就这样过着,木椅子变成了铁椅子,手推子变成了电推子,有了电吹风,有了化学烫,有了染发制剂。但是,人们干多干少一个样,手艺好坏一个样,出工不出力,有病大养,熬年头,混工资。老周的头发已经显出了几丝白发,无奈里透着无奈。
史无前例的运动来了。走出店门,上山下乡为工农兵服务,到乡下点种抗旱,挖地道备战备荒,都成了工作的内容。就连理发店名也变了,卫星理发馆,红卫理发馆,工农兵理发馆,取代了东堡,西堡理发馆的名称,玻璃上都印上了放光的红太阳。
事情终于结束了,又回归到刀子剪子的声音里来,理发馆又恢复了原来的名称,空气里还是那样,弥漫着肥皂水和来苏水的味道,只是老周的白头发更多了,老周有些老了。
事情发展到下班后可以“干私活”了。老周基于家庭的困难,怀着一颗忐忑的心,租了一间门脸儿带着儿子开始干自己的事儿了。手艺好,人不请自来。老周下班后的买卖很火,干的也越来越起劲儿,儿子的手艺也是日渐提高。老周终于熬到退休了,他明目张胆的以儿子的名义领了营业执照,一个时髦的“秀丽美发屋”焕然一新的开张了。
老周还是老周,只不过增加了儿子小周。起名字的时候,儿子坚持这样叫,老周有些反对,但还是妥协了。后来,凡是来的老顾客都觉得反感,觉得不是味儿,建议老周换个名字,老周倒是重视了,儿子还不以为然。毕竟顾客是上帝,说的人多了,不得不上心。
老周与小周可劲的琢磨,发廊啊,美发厅啊,理发馆啊,造型屋呀,都不适合,最后老周一锤定音,还叫“周记理发店”。这下好了,来的顾客都喜欢这个名字,说来也是,老周小周仰仗的就是城里的老顾客,价钱低,手艺好,就连理发店名字都经济实惠。
这个理发店名字追根溯源是老周的老周起的,真的;这个名字名符其实,挺好。就这样,周记理发店还在小城的城墙角下开着,直到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