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成都宽窄巷子店名
一路逛逛,发现这里大多为茶室、餐饮、娱乐等店家。这两条街的店名又大多为两个字,很简洁、有趣,独具一格。
这些店名,有的诙谐,有的雅致,有的别出心裁,有的富于想象……充分彰显出成都这座古城丰厚的文化底蕴。
有趣的成都宽巷子店名——如“兰亭叙”,一字之改,既让人想起《兰亭序》这一名篇,又勾起人对三两知己香茗美酒、畅叙衷肠的向往和憧憬,真可谓生花妙笔!用来作茶馆名字再合适不过了。
又如这“可遇”,则让人马上联想到后面三个字——不可求。下面的英语倒正是后半句的意思,颇为别致。
店内的布置也是各有各的特色,或精致,或古典,或洋气(比较少)或中西结合,或古色古香,就是价格不菲,如果再便宜些,或许我们这一大伙人就开进去体验体验了。
今日得闲,又专门上网拜访了宽巷子窄巷子,这才知道更多关于宽窄巷子的故事:
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秦国在古蜀国灭亡后的两年,即公元前341年移秦民到成都。通常的说法,公元前311年,秦国大夫张仪筑成都城,成都城市的历史自此开篇,距今已有2300多年。
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准噶尔部窜扰西藏。清朝廷派三千官兵平息叛乱后,选留千余兵丁永留成都并修筑满城——即少城。宅院主人的等级不同,屋顶高矮,门庭宽窄也有别。康乾盛世后,国势衰落。清朝总督赵尔丰随后交出政权。于右仁、杨森、刘文辉等军阀先后定居在这里,蒋介石也曾经来过。
如今,仅窄巷子还有几处外观保存较好的大宅门,为典型的北方四合院,三面环墙,设三道门。其二道门只在喜庆大事时开启。平时只走两侧屏门。宅院分上、中、下房,建于民国期间。
斗转星移,21世纪,少城只剩下宽窄两条巷子。有网友评:它是老成都“千年少城”城市格局和百年原真建筑格局的最后遗存,也是北方的胡同文化和建筑风格在南方的“孤本”。
附记:
摘自网上——传说张仪筑城,一开始就遇到了很大的麻烦,屡筑屡垮,总是立不起来。这个时候忽有一只灵龟前来相助,绕行一周后死去。张仪心领神会,沿龟迹再筑城,果然城墙牢牢站稳了。其实这个故事背后,有着现实的依据,因为张仪筑城之初,试图把成都的城墙筑得像秦国咸阳的城墙一样方方正正。然而成都平原不是关中平原,这里土地潮湿,难以找到坚实的地基,有了多次失败的教训之后,聪明的张仪根据地形,把城筑修在地势较高而又坚实的地方,但是这样修出来的城墙非方非圆,曲缩如一个乌龟。无论是城墙的形状,还是神龟相助的传说。
张仪第一次筑城并没有包围整个成都城区,城墙只框住了东边的一大半,西边还有一片没有被圈进来,于是便有第二次筑城。一座城市被分隔成了两座城,东边的较大,称为大城,西边的较小,也就是小城了。古代“小”和“少”二字通用,因此小城在习惯上被叫做“少城”。一个城市一大一小两座城,这就是古人所说的 “重城”,这种形式在成都历史上一直延续了2000多年。
2000多年来,少城历经无数社会风云变幻,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形成如今窄巷子四合院格局的时代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准噶尔部窜扰西藏。清朝廷派三千官兵平息后,选留千余兵丁永留成都并在当时比较残破的少城基础上修筑了满城——不过成都的老百姓习惯了称这片城池为少城,所以那个时候的宽窄巷子就属于清朝八旗军队及家属住的新少城。少城的中轴线是南北向的长顺上街,而宽窄巷子则是当时42条兵丁胡同中的两条。
宽巷子在清朝宣统年间的名字叫兴仁胡同。据说这里所驻的是镶红旗的清军,宽巷子中一位懂蒙语的满族人介绍,胡同是蒙语的音译,关于胡同的起源,有一种说法是指蒙古人在草原上扎起的蒙古包之间的通道。而到了民国年间,在中国一片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风气下,清朝的叫法“兴仁胡同”改名为“宽巷子”。
穿过南北向的通道,就到了窄巷子,窄巷子在清朝的地图上的名字叫太平胡同。清兵的进驻给了战乱中的成都人希望,胡同的命名也代表着人们对生活的美好希望,名字”太平”自然是希望没有战争,成都的老百姓能够平安祥和的过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