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都,下馆子吃饭也是吃文化,一些老餐馆店名都取得有诗意,有来历,绝非网络流行语的简单化用。 竹林小餐:竹林七贤的清雅之趣 带江草堂:来自杜甫诗“每日江头带醉归” 锦江春:来自杜甫诗“锦江春色来天地” 盘飧市:来自杜甫诗“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朵颐食堂:即大快朵颐 芙蓉餐厅:即蓉城花开 狮子楼:总有《水浒传》武松大闹狮子楼的联想。 不难发现,成都,大概是杜甫诗歌平民化用最多的一座城市。 还有店名对创始人乃至传人名字的化用,除了张三李四外号,也有雅号,比如荣乐园、古月胡等。 以上多为老川菜,即便火锅,讲究大开大合,成都火锅名字也取得有意思,最出名的当如热盆景,热气腾腾的一锅菜品,绿色蔬菜与红白之肉,宛如精心栽培的盆景,实在生动。 哪怕后进者海底捞,虽商业化,倒也有捞起烫菜如海底捞月的场景感。或者大彤集,大妙,大字之下,显出小趣。 成都的市井之趣,就是雅俗共赏,虽平民饮食,倒不妨店名的文雅,一点文雅一点野。 这些老饭店大多已关门或不复当年火热,但不得不说这也是当年那一代人的情怀,不求油爆吸睛,但求自得知音。 |
E-mail:bjx6035@sina.com|手机版| ( 湘ICP备12008462号-5 )|网站地图
GMT+8, 2025-4-3 17:46 , Processed in 0.066228 second(s), 22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