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生意讲究名人效应,只有知名度提高了,才会有更多的顾客来。 看看如今大街上,有多少的网红饭馆,就因为某某当红明星来这里吃过,或者某某名人说这里味道好。 在古代,虽然没有那么多的明星代言,但也很讲究名人效应。比如说:乾隆爱微服私巡,更爱吃美食,凡被乾隆光顾并夸赞味道好的店铺,基本上都成了火爆一时的店铺。有时候,皇帝心情好了,还会提个牌匾,那更是光宗耀祖了。 不过,想要皇帝提牌匾,难度还是很大的。于是,精明的店铺商人就将眼光放在知名才子,或者达官贵人身上,能得到他们亲笔题写的牌匾,也可以大大的提高知名度。 明朝时,有一个小店老板就想到了这个办法,他找到当朝重臣为店铺提了个牌匾,大臣多加了一笔,倒成就了五百年响当当的招牌。 这个大臣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大奸臣严嵩。严嵩,分宜人,自幼在父亲的监督下,饱读诗书,二十五岁就考中了进士,是个很有才华的人。 大多数的寒门子弟在刚入朝为官的时候,都还保持着一颗正直善良的心,严嵩应该也不例外。但想要再朝堂上稳稳站住脚,就非常考验一个人的情商和本领了,一不小心就可能踏入深渊,无法回头。严嵩就是那个经住官场打磨的人,最后成功黑化了。 严嵩凭借不正当的手段位极人臣,然后开始大肆迫害异己,诛杀忠臣,算是当时除了皇帝最出名的一个人了。 当时,一家新开的小店的老板给严嵩送来好多银子,请他为自己的店铺提个牌匾。 都说有钱能使鬼推磨,这话一点也不假。严嵩看在银子的面子上,应下了这个请求。这个小店是由六个兄弟合开的,因此他们想让提“六心居”这个三个字。 严嵩写好后却觉得不好,兄弟齐心才能断金,六心岂不成了窝里斗?于是,严嵩在心上加了一笔,成了六必居。 六必居的老板拿到牌匾后,选了个黄道吉日,郑重地将牌匾挂在了店铺。此后,六必居的生意是越来越好,不管是皇亲国戚,还是普通贫民百姓,都喜欢吃他们家的酱菜。 据说,从嘉靖年间,六必居的酱菜就成了宫廷御用的酱菜,并且历代皇帝都对六必居的酱菜情有独钟。 大家是不是觉得六必居这个名字很熟悉?六必居可是酱菜界的明星,是真正的百年老店,即使到现在还非常深受人们的喜爱。而严嵩当初随手一提的那个牌匾,仍好好地挂在店铺的大门口。 |
E-mail:bjx6035@sina.com|手机版| ( 湘ICP备12008462号-5 )|网站地图
GMT+8, 2025-4-3 18:08 , Processed in 0.076842 second(s), 21 queries .